close

蓬萊路三百零三弄的居民正在張貼對聯,以更環保的方式度過新春佳節 本報記者 陳夢澤 攝“少一絲硝煙,多一份環保!”本報1月8日發出“少放煙花爆竹健康文明過年”的倡議後,市民紛紛響應。連日來,記者踏訪本市多個文明小區,欣喜地發現在市文明辦的全力推動下,不少小區都在嘗試移風易俗:寫春聯、做運動、唱歌曲……建築設計沒有爆竹聲聲,一樣歡天喜地,“新年到,讓我們和綠色、健康、安全、節儉同行!”
  發“友msata情提示” 開健康講座
  普陀區梅嶺園小區是老式公房,這兩天,小區居民陸續收到了居委會印製發放的“友情提示”小卡九份民宿片,今年特意加上了本報提出的“少放煙花爆竹、健康文明過年”倡議,居民們看到都叫好。
  徐匯區武康小區地處中心城區,大部分居民們前幾年就開始響應“禁放令”。為了過一個綠色環保的新年,居委會設想張貼一棵“願望樹”,請居民們寫下新春祝願,暢想美好中谷製冰機未來。而“少放煙花爆竹”的這項倡議也將被張貼上去,徵集居民簽名。
  長寧區虹儲小區作為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住宅小區,已經連續十幾年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小區,小區里20多塊宣傳欄里張貼著《綠色小區居民環保公約》。今年,大部分居禮服民響應新民晚報號召,承諾少放鞭炮,將環保進行到底。
  浦東金誼河畔小區屬於商品房高層住宅小區,除了黑板報、宣傳欄、電子屏這“老三樣”宣傳道具外,網絡上的業主論壇也成了大家暢所欲言的好地方,已有熱心業主在論壇上發起關於放鞭炮的討論。
  辦文體活動 揚新式民俗
  放鞭炮是我國傳統習俗,想要捨棄有一定難度,但採訪中記者發現,不少街道、社區主動倡導以其他健康、文明的活動來替代放煙花爆竹。黃浦區老西門社區(街道)作為上海的發祥地之一,曾誕生四大書院,人文底蘊深厚、地域特色明顯。社區每年都會在春節前夕組織老西門春聯大會,至今已舉辦了九屆,共徵集到春聯23000多對,每年都寫出令人贊嘆的好春聯。這種慶祝方式既環保,又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,深受社區居民歡迎。
  在著名的歷史優秀建築龍門村裡,居民們每年都要在弄堂口舉辦寫春聯、送春聯活動,並將春聯張貼到家門口,營造出濃濃的年味。
  黃浦區承興小區的“弄堂運動會”讓這裡成為上海聞名的健身弄。踢毽子、跳繩子等兒時游戲的回歸,快樂運動的理念讓大家越玩越有勁。居民們認為,弄堂運動會營造起全民健身氛圍後,讓大家走出了狹窄的空間,從相互疏離成為相近相親的大家庭成員。
  小區辦“春晚” 居委有“團拜”
  靜安區愚谷村是老式磚木結構的舊里弄,沒有中心廣場,住宅挨得很近,如果燃放煙花爆竹,必然存在安全隱患。小區每年春節前夕都會在大拱門上掛上大紅燈籠,營造節日氛圍。愚谷村小區共有2000多戶人家,5000多位居民,其中35%是老年人,為了不影響老年人休息,居民們春節期間很少放鞭炮,取而代之的慶祝方式是自辦的“春晚”和“元宵晚會”。軍鼓隊、舞蹈隊、小組唱、大合唱、笛子隊等各支隊伍每年送出“拿手節目”,舞臺上“一決高下”,彙報演出其樂融融。
  和愚谷村“春晚”類似的,是普陀區子長小區每年的文娛彙報演出,今年,小區將把往年的節目全部納入“子長鄰裡節”的活動中來。“遠親不如近鄰,鄰裡之間和諧共處,互幫互助,這種溫暖和關愛營造出小區里獨特的‘年味’。”子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直海英說。
  康平小區的傳統,則是大年初一的“新春團拜會”。居委會活動室在節前就已佈置妥當,掛上燈籠。每年的初一早晨,居民們帶著新春的祝福,聚集活動室內,拉拉家常,聊聊工作,聯絡感情。團拜會延續了10年,已成了康平小區居民每年農曆春節最大的期待。本報記者 左妍 錢俊毅  (原標題:自辦小區“春晚” 倡導新式民俗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b50objr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